Linux中的文件锁

问题:

Linux 中的flock等待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?是在循环检查锁是否已释放吗?

解答:

1. 将等待锁的进程置为阻塞状态

2. 当锁被释放时,再把等待锁的进程唤醒,等待锁的进程都在文件的结构中已链表的形式排队呢

3. 当进程意外死亡时,内核会自动释放其获得的锁资源

 

参考资料:
Linux 2.6 中的文件锁:http://www.ibm.com/developerworks/cn/linux/l-cn-filelock/index.html

 

摘录:

表 3. file_lock 数据结构的字段

类型 字段 字段描述
struct file_lock* fl_next 与索引节点相关的锁列表中下一个元素
struct list_head fl_link 指向活跃列表或者被阻塞列表
struct list_head fl_block 指向锁等待列表
struct files_struct * fl_owner 锁拥有者的 files_struct
unsigned int fl_pid 进程拥有者的 pid
wait_queue_head_t fl_wait 被阻塞进程的等待队列
struct file * fl_file 指向文件对象
unsigned char fl_flags 锁标识
unsigned char fl_type 锁类型
loff_t fl_start 被锁区域的开始位移
loff_t fl_end 被锁区域的结束位移
struct fasync_struct * fl_fasync 用于租借暂停通知
unsigned long fl_break_time 租借的剩余时间
struct file_lock_operations * fl_ops 指向文件锁操作
struct lock_manager_operations * fl_mops 指向锁管理操作
union fl_u 文件系统特定信息

 

一个 file_lock 结构就是一把“锁”,结构中的 fl_file 就指向目标文件的 file 结构,而 fl_start 和 fl_end 则确定了该文件要加锁的一个区域。当进程发出系统调用来请求对某个文件加排他锁时,如果这个文件上已经加上了共享锁,那么排他锁请求不能被立即满足,这个进程必须先要被阻塞。这样,这个进程就被放进了等待队列,file_lock 结构中的 fl_wait 字段就指向这个等待队列。指向磁盘上相同文件的所有 file_lock 结构会被链接成一个单链表 file_lock_list,索引节点结构中的 i_flock 字段会指向该单链表结构的首元素,fl_next 用于指向该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;当前系统中所有被请求,但是未被允许的锁被串成一个链表:blocked_list。fl_link 字段指向这两个列表其中一个。对于被阻塞列表(blocked_list)上的每一个锁结构来说,fl_next 字段指向与该锁产生冲突的当前正在使用的锁。所有在等待同一个锁的那些锁会被链接起来,这就需要用到字段 fl_block,新来的等待者会被加入到等待列表的尾部。

关于swap与缺页

问题:

1. 出现swap换入就意味着缺页吗?

2. 如何查看一个进程的换入换出?

3. 如何演示swap的换入换出?

 

解答:

1. 需要查一下

参考资料:

http://hi.baidu.com/shichaojiang/item/6fd7aa7950dd8235714423c2

这个写的还不错,一定要看一下

2.  查看进程的换入换出

查看100次,间隔为1s

sar -x pid 1 100

查看子进程的换入换出

sar -X pid 1 100

3. 需要思考一下

 

长连接与keepalive

缘起:

有这么一些服务器软件(如: tokyotyrant、memcached),他们提供长连接的功能,简单说,server端基本不会主动关闭连接的;非长连接的时候也会存在这种问题,只是长连接时会表现的更明显一下。如果客户端抽风(或者一些恶意的目的),打开连接后,并不关闭而直接离开,这样,就会在server端残留大量的连接,最直接的表象就是: netstat -anpt 时很慢。

真实案例:

具体原因未明,来个命令:

sar -n SOCK :

我们发现在1:30 PM时,tcp连接数突然飙升到 40万, 没有做任何操作3:40 PM时,连接数就开始减少了。

 

原因:

连接2小时没有操作,探活机制发现对方已经消失,于是,关闭了连接; 看了一下tokyotyrant 和 memcached的源码,都做了KEEPALIVE 的设置:

只是都没有做平静时间的设置,于是就都参考系统的设置了。

 

教训:

1. 如果没有keepalive的机制,系统运行时间过长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

 

学习:

关于keep-alive的一些参数设置,摘自: man tcp :

tcp_keepalive_intvl (integer; default: 75)
The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TCP keep-alive probes.

如果探活时,对方没有反应则,间隔 tcp_keepalive_intvl 秒后重发探活数据包,避免因丢包产生的探活差错

tcp_keepalive_probes (integer; default: 9)
The maximum number of TCP keep-alive probes to send before giving up and killing the connection if no
response is obtained from the other end.

如果发送了 tcp_keepalive_probes 次探活数据包,对方都没有反应,则视为对方死掉,而不是探活1次失败就放弃

tcp_keepalive_time (integer; default: 7200)
The number of seconds a connection needs to be idle before TCP begins sending out keep-alive probes.
Keep-alives are only sent when the SO_KEEPALIVE socket option is enabled. The default value is 7200 sec-
onds (2 hours). An idle connection is terminated after approximately an additional 11 minutes (9 probes
an interval of 75 seconds apart) when keep-alive is enabled.

Note that underlying connection tracking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 timeouts may be much shorter.

从连接平静开始,间隔 tcp_keepalive_time 秒开始探活,避免对方异常退出

编程实现:

使用setsockopt(…) 函数来实现:

参考资料: http://ez.analog.com/docs/DOC-1862

 

 

 

css_display_block_inline_div_span_li_position_float

display 和 position的用法:

学习一点儿css,应该系统地看一遍的,否则,用到的时候就比较浪费时间了;

曾经总在div的布局上花费时间,今天才发现是因为display属性没有看明白。h1,p,div等元素默认是display:block的,所以,两个div 挨着就总换行; span,a等元素默认display:inline 的,所以,两个span挨着就不会自动换行; 现在,了解了 display属性后,就可以方便地控制他们是否换行了。

通过:

<style> div {display:inline}<style> 就可以让div也不换行了

通过:

<style> span{display:block}<style> 也可以让span换行了

参考资料:

http://www.w3schools.com/css/css_display_visibility.asp

http://www.w3schools.com/css/css_positioning.asp

http://www.w3schools.com/css/css_float.asp

http://www.zhangxinxu.com/wordpress/?p=1565

 

IN http://www.w3schools.com/css/css_align.asp

Crossbrowser Compatibility Issues

When aligning elements like this, it is always a good idea to predefine margin and padding for the <body> element. This is to avoid visual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browsers.

There is a problem with IE8 and earlier, when using the position property. If a container element (in our case <div>) has a specified width, and the !DOCTYPE declaration is missing, IE8 and earlier versions will add a 17px margin on the right side. This seems to be space reserved for a scrollbar. Always set the !DOCTYPE declaration when using the position property:

从痛苦中得到的教训最深刻

一周来忙个不停,基本都是围绕一个问题:

如果请求执行变慢,web server的进程数迅速飙高,然后就拒绝服务,并且报警,又由于个IDC之间有一些暧昧的关系,于是,一个地方的问题就会迅速导致所有的IDC告急,让人毛骨悚然。

请求执行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:

1. 后端存储响应慢

2. 网络出现问题

3. 后端存储死掉

请求执行慢的问题曾经也多次遇到,但是都没有导致过拒绝服务,更没有出现过多个IDC连锁反应的,现在出现这些问题,应该和新环境的web server对进程数的限制太低有很大关系。

当然,系统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。

我想,应该清醒和理智地看待这些天的问题:

1. 新环境存在的问题

2. 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

 

这些天,我遇到了这么多问题,我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访问外部资源需要多么的慎重。

 

另外,这些天的事情使我对监控的理解也有所改变,不是说错了什么,只是原来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,我需要进步。

 

我不可能什么都去学习,更不可能什么都能学好,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,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做好自己的事情;既能把工作做好,自己也能有所提高。

如何制作自签名证书

 

最简单快捷的方法,打开Terminal,使用openssl生成私钥和自签名的x509证书。

按照命令行的提示输入内容就行了。

几个说明:

public_key.der是输出的自签名的x509证书,即我们要用的。

private_key.pem是输出的私钥,用来解密的,请妥善保管。

rsa:1024这里的1024是密钥长度,1024是比较安全的,如果需要更安全的话,可以用2048,但是加解密代价也会增加。

-days:证书过期时间,一定要加上这个参数,默认的证书过期时间是30天,一般我们不希望证书这么短就过期,所以写上比较合适的天数,例如这里的3650(10年)。

事实上,这一行命令包含了好几个步骤(我研究下面这些步骤的原因是我手头已经由一个private_key.pem私钥了,想直接用这个来生成x509证书,也就是用到了下面的2-3)

1)创建私钥

2)创建证书请求(按照提示输入信息)

3)自签署根证书

 

摘自: http://blog.iamzsx.me/show.html?id=155002

参考资料:

http://blog.csdn.net/jinglijun/article/details/7770301

http://blog.csdn.net/jinglijun/article/details/7770411

 

PHP 使用证书加密、私钥解密:

 

PHP连接mongodb

PHP的mongo模块使用域名访问mongodb时,其连接池是用域名做key来记录长连接的

 

关于mysql的字符集问题

从认识mysql开始就开始受困于mysql的字符集问题,希望能花点时间搞清楚,下面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:

“汉字”在utf8的字符集中是6个字节的,然而,这里却是8个字节,怎么解释呢?而且,“汉字”在utf8字符集中的16进制编码应该是“e6 b1 89  e5 ad 97”

 

参考资料: http://mysql.rjweb.org/doc.php/charcoll

里面有如下一段描述,似乎可以解释上述的问题: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“Double encoding” is a term I made up for the following situation. It is a case where “two wrongs make a right”.

⚈  Table defined utf8
⚈  INSERTer declared latin1 (used default instead of doing SET NAMES)
⚈  Data being INSERTed is actually utf8 already.
What happened:
⚈  A 2-byte letter (say, a grave-e) was correctly represented in utf8.
⚈  The INSERT statement handed the 2 bytes to MySQL, but implied the need for conversion
⚈  Each byte was converted to utf8
⚈  The table has 4 bytes.
When SELECTing, the reverse happens 4->2->1, and the user is oblivious of the bug. Looking CHAR_LENGTH will spot it. Strange orderings may happen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看来预期6个字节存储为8个字节还不算严重的,严重的是上面存储翻倍的情况,上面的引用翻译如下:

================

“Double encoding” 是我用来描述下述情况的一个术语,这是一种“错错得对”的情况。

⚈ 表定义为utf8
⚈ INSERT时声明的字符集为latin1(如果没有使用 set names,则默认就是latin1的)
⚈ 要插入的数据确实是utf8编码

发生了什么?
⚈ 一个utf8编码的2字节的字母
⚈ 插入语句写mysql时要对2字节做处理,但是因为字符集声明为latin1的,所以要做编码转换
⚈ 每个字节用2字节的utf8编码表示
⚈ 存储结果为4个字节

在SELECT 的时候,发生一个反向的转换 4->2->1,并且用户不知道这个’bug’,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问题

=================

 

PHP的curl模块的post方法

PHP中curl模块的设置为post后,如果设置post内容为一个数组,则默认并不是使用  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编码的, 如果post内容为 a=A&b=B… 的形式,则使用 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编码,示例如下:

这时候就不会添加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头

 

这时候就会添加   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头

也不知道这样的实现是友好还是2